〈鉅亨主筆室〉中國大陸如何執行「擴大內需」政策?

鉅亨網

壹、前言
 
自 2011 年底,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改革委員會提出第十二五經濟建設計劃之後,對台商最有吸引力是,是有關於大陸擴大內需的商機;以台灣自由經濟的政策觀念,擴大內需就是提升人民消費能力,增加總體經濟體的「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刺激經濟成長。
 
我們所接觸到的台商企業,他們對大陸擴大內需理解是,在內需市場中以民生消費食衣住行相關的產品,將會被鼓勵而且提升,因此服務業未來將成為中國大陸政策發展的主流產業。台股的投資機構也是,每隔一段期間都會以此為題材,分析與找尋投資標的,進行投資。中國大陸到底如何執行「擴大內需」政策呢?
 
貳、計劃經濟下的策略
 
中國大陸目前仍是計劃性經濟,是一種以政府政策強有力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此模式下,它有政策資源與目標、及政策達成路徑的規劃與具體做法。
 
中國大陸每次五年經濟發展計劃擬訂,不是閉門造車。經濟發改委是在前一年就開始對自己所負責的省市區域做實際訪談調查,掌握地方的資源與需要及發展現狀,然後根據地方特色與地方企業負責人及省市委書記、市長等政治領導溝通之後,訂出目標。
 
全部發改委員做完成這一些前置工作之後,再進行匯總,最後才進入文字工作;一群研究員進駐旅館內不捨晝夜、字字推敲,以一個多月的時間擬訂出國家未來五年發展方向、目標。因此,在這樣一個體制下,它在政策的思考邏輯上是不同於我們所唸歐美資本主義的教科書理念。資本主義中,我們所理解的做法在大陸經濟發展中是文同意不同;尤其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邏輯下,中國大陸所有的政策規劃也很講究達成方法的辯證,在多方與多次的激烈辯證過程中,未來情境的發展預估與投入產出的量化估算等、相關的未來可能發展,其呈現的畫面會越來越清楚。
 
叁、大陸擴大內需的方法就是鄉村城鎮化
 
美國擴大內需的政策是減稅,以降稅鼓勵消費;日本與台灣的做法是發消費券、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與自由行、發展觀光產業,並且以補貼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對電器等消費;歐洲國家一般做法則是保障失業與增加退休收入及福利津貼,以滿足各階層消費所需。
 
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計劃,其實並沒有對第三產業 (服務業) 情有獨鍾,它不僅針對第三產業,也針對七大新興產業的發展擬出政策指導原則。中國擴大內需政策是以城鎮化建設來做為擴大內需的路徑。擴大內需也不是單一時期的政策,它是大陸「諸侯經濟」的延續;在過去幾年,中國大力推展的軌道建設,大建高鐵與高速公路建設,這一些交通建設已縮短很多偏遠地區與都會的距離;某一部份的鄉村已先一步形成都會的衛星地區,也就是形成生活圈。


(圖一:台股統一企業,台股代號1216,引用自鉅亨網「籌碼贏家」)
 

而更偏遠的地方,經過這一些交通貫穿後,也創造出鄉村與都會區直接連結的交通;依照大陸經濟發展單位粗步估算,一個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約等同同一期間三個鄉村人民的消費,因此如何將鄉村城鎮化成為擴大內需很重要、與最具體的可行做法。而這個過程大略是這樣:一、將已俱備交通條件的鄉村開始建構其工業區、住宅區、與休閒區、建立現代化的教育機構與公共建設等。二、指導與補助經費使將這一地區進行城鎮化,政治領導與地方政府對外招商與發展地方產業。三、在這過程中,各種建設所需要的產品都會受益,如水泥、鋼鐵、塑膠等。簡單的講,中國大陸的擴大內需的計劃,就是以鄉村城鎮化工程為手段。這一種思維,有點類似台灣的都市計劃。
 
在這政策執行下,鄉村居民會因為地方產業的活化,開始有更多人得到工作、領到工資;而也有部份人開始由個體戶搖身一變、成為中小企業;建設開發商為配合城鎮化,也為配合地方政府,開始從事公共建設;房產業者也會聞風而到,部份居民會因為此政策而資產增值。
 
在都市化的條件已完成之後,居民的生活水平將會自動提升,消費行為也會多元化;如果每年,全大陸有數百個鄉村以上的居民都能有此成就,則在這過程中擴大內需效果就能發揮。

(圖二:中國大陸杜康白酒,台股代號911616,引用自鉅亨網「籌碼贏家」)
 
肆、台商的機會在那裡?
 
在鄉村城鎮化的工程尚未遍地開花之前,中國大陸的消費潛力仍然以一線城市的居民消費較大,而且也較穩定。但整體而言,未來大陸的城市消費,在品質與服務滿意度,客戶關懷層次的要求會提高檔次:以後要賣到大陸的產品必需要有品牌,就我們的研究,在產品的競爭力上,日本的產品強調技術與功能,韓國企業重視產品行銷與售後服務,台灣產品最大的弱點是它是國際分工的一部份,品牌效應不及日本,行銷手法不及韓國;但在市場區隔之下,台灣的產品在功能與品牌與行銷上反而是一種整合效益,在中國大陸市場中產階級消費市場,有不錯的口碑與佔有率。中國大陸學者來台灣的一種很大的舒適感,是購物時沒有不買的壓力;當你走進一家商店,在沒有購買的壓力下,消費的意願反被蒸發,而這一種商場文明也是台商獨有的特質。
 
2012 年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轉型第一年年,對企業來講,大陸企業不缺資金,但缺整合性的商業模式與人才、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技術運用;對消費者也是如此,大陸的消費者已有「原賦」(Endowments),在工資持續調整與人民幣升值及財富效果三大效應下,消費者的需求將會持續成長;因此,城市化的生活內容將是:一、衣服與飾品要品質與品牌 (Brands)。二、居住的環境要有管理 (Management)。三、城市空氣要清新 (Clear)。四、餐飲要健康 (Healthy)。五、服務要到位、親切、尊重 (Comfortable)。
 
伍、結論

 
中國大陸不會一下子就從全球工廠馬上變成全球消費內需市場,在十二五計劃進行期間應是兩者兼備。擴大內需的發展是漸進式的,目前可以先做市場調查及展店規劃,但在城鎮化商機還沒有明顯浮出之前,貿然投入、會出現等待的不確定風險,建議台商積極準備、與各省市領導洽談優惠與配合條件,時機真正成熟時再投入資金。(文:鉅亨網主筆 邱志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neth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