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候「買車」,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見仁見智。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只是一時衝動,沒有做好財務規劃,就很可能落入「買得起車、養不起車」的窘境。
完整財務規劃,代表在購車就該詳細計算每個月因「養車」產生的費用,除了車貸,還包括油錢、停車費、燃料及牌照稅、定期保養和保險的費用等,這些統統需要按月攤提。
任職於台積電的工程師陳開亨就是經過縝密計算,才確定自己養得起進口車。聽到他不到30歲就開名車Audi(車價近台幣150萬元),多數人會忍不住「哇~」的一聲合不攏嘴。
陳開亨不是小開,不是企業家第二代,他只是有自己獨到的方法,為財務把關。
打開Excel表,他把支出分為2大項:「日常支出」以月薪支付,「年度重大支出」則由工作2年半的積蓄負擔。他每年都會編列旅遊支出,連買衣服的花費,都以「季」為單位,嚴格控管。
這個Excel表把償還車貸5年間該還的利息,和月負擔款項都算得一清二楚,所以,即使各種費用林林總總加起來,這輛車每月得花掉2萬5千元,他還是不擔心哪天會突然變成負債累累的「車奴」。
買車,別打腫臉充胖子
儘管透過精打細算,陳開亨不怕養百萬名車,但過程裡中仍然是苦樂雜陳。
他老實承認,年紀輕輕就擁有名車,固然很炫,「但一時衝動居多,現在有點後悔。」這輛寶貝Audi是在29歲生日前夕買的,當作辛苦工作的犒賞,當時很高興,卻沒料到後來對財富產生的排擠效應。
包括頭期款,幾個月來陸續為愛車付出的60萬,「如果拿來投資的話,應該還可以錢滾錢,」陳開亨盤算著,失望之情溢於言表。身在科技業,憑著行內敏銳嗅覺和精準眼光,他幾年來投資科技股票,年獲利率都可以到15%左右,這些機會像肉包子打狗般,一去不回。
不只如此,現在陳開亨手上還有2棟預售屋,2年後要開始繳貸款,這些雖然都列入Excel試算表,確定自己負擔得起才出手,但3筆貸款,讓目前年薪將近180萬的他手頭大不如從前闊綽,心血來潮想奢侈一下也有所顧忌,想來還是有點悶悶的。
「房租是花費,買房卻是投資,」陳開亨在30歲前購車又買房,就是看準了不動產的投資價值。「地點挑得對,就算不大漲,也難虧到,」他下班後的興趣是逛逛園區附近建案,尋找投資機會。「我的理財哲學是,別讓錢『閒閒沒事做』,怎麼說都要想辦法讓它滾!」房子可能增值,車子卻只能等折舊,也難怪他對於心愛的Audi,充滿了百轉千迴的複雜情緒。
身為過來人,陳開亨建議愛車族,真要買車,預算也別超過年薪,買車關乎人生財富大計,千萬別打腫臉充胖子。保守一點的人,甚至該把年收入打個8折,才是你愛車的成交價。
- Jul 25 Wed 2007 14:39
精打細算,養百萬名車也不怕(2007.4.2 【快樂工作人雜誌】第79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